首页
前沿代表性文旅规划设计案例
美术馆
度假村
中式美学
公园
温泉
博物馆
咖啡馆
森林公园
民宿酒店
国际尖端机构竞标案例
相关材质资料
案例参考
导航
中文简体
首页
前沿代表性文旅规划设计案例
国际尖端机构竞标案例
相关材质资料
案例参考
废弃修道院改造:变身温泉酒店
废弃修道院改造:变身温泉酒店
注:本文转载自艺术菌
今天要分享的是noa* 事务所带来的最新案例,他们将一座 17 世纪的废弃修道院改造成了时尚经典的温泉酒店,名为 Monastero Arx Vivendi。
将历史建筑改造、翻新成酒店,一直是国际上文旅项目开发比较惯用的思路。有历史背景的建筑不仅设计有时代特点,而且往往具备故事性,加以翻新修复后,大概率可以打造成自带IP的文旅设施。
在意大利Alto Garda的阿尔科小镇,著名建筑事务所noa*将一座修建于17世纪的修道院改造成了一座独具特色的酒店,同时保持了建筑本身固有的魅力与平和的氛围。
设计师将修道院及其内部空间改造为酒店,在首层创建公共空间(接待区、大堂、早餐区、酒吧区和厨房),二层和顶层主要用于容纳客房。
设计师在植被茂盛的花园中引入一个新的疗养区,包括500平方米的休闲区、治疗室、桑拿房以及带有蒸汽浴室的疗养体验区。
以上这些受限的条件加上建筑师的理念最终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酒店,正如建筑师Francesco Padovan所言:“这是一个将你回到过去的世外桃源。
改造后的酒店被命名为Monastero Arx Vivendi,共包含40间客房(其中2间套房),旨在为客人带来极致和谐的体验。
原先的修道院被7米高的围墙所环绕,设计团队将其原始外观保留下来,并将其内部的空间分为三个楼层。
首层公共空间保留了修道院原有的平面布局功能——接待区、早餐区和阅览、休息室沿着中轴线分布,并被优美的穹顶统一覆盖,外围则是连续的走廊空间。酒店的酒吧和厨房也位于首层,此外建筑师还置入了一间带有私人花园的酒店套房。
在二层,宏伟的中央走廊顶部排列着跨度近50米的木制横梁,带来与首层截然不同的体验。走廊两侧是原有的修道院小房间,它们如今两两相连,形成更加宽敞(22~30平方米)的酒店房间。
三层空间同样十分引人注目,宽敞的阁楼顶部以醒目的桁架支撑,两排客房被设置在中央走廊的两侧。经过修复的木制桁架保留了建筑其原始的功能。在屋顶的最高点,条状的天窗延伸至整个天花板的长度,在照亮走廊的同时还借助天窗使光线进入客房。
在修道院花园内,建筑师新修建的水疗中心是由7个轻盈的玻璃和金属结合的建筑体量组成,并沿着一道石砌的墙体分布。玻璃和绿植庭院交错出现,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空间魅力。室外的连廊建筑主体,其外部以维琴察石材包覆,颜色使人联想到场地中既有的建筑,以及用喷砂混凝土预制的横向门楣。这样的设计同时也呼应了沿修道院东侧延伸的通道所使用的石砌壁柱。
疗养区包括三个休闲区和一个治疗区。其中第一个休闲区设有休闲躺椅;第二个放松区面向“biolake”这个深蓝色的天然水池;第三个休闲区位于绿植庭院内的开放走廊。另外还配备了桑拿(生物桑拿和芬兰桑拿)和类似于土耳其浴室的疗养体验区等等,土耳其浴室的中央是一块巨大的、被烧热的石头。
一层空间原有的天花板和装饰得到了保护和修复。空间色调以黑白灰为主,回应了修道院的历史色彩,同时颇具异域风情。二层中央走廊的地板是在原有地面的基础上修复而成,并且有意地没有摆放任何家具。房间的设计和选材均十分严谨:卧室地面采用手刨橡木;浴室瓷砖采用天然纹理;家具采用黑色,与房间的灰色调形成对比。所有物件都是为酒店专门定制,包括带有黑色镶木嵌入元素的金属四柱床。
顶层的房间采用了相同的风格,同时结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例如采用了更加柔和的颜色、带有靠枕的床和陶瓷灯饰等。
前沿代表性文旅规划设计案例
梯田中的「农舍」温泉旅馆
维几设计.黄全 | 溧阳“神级”隐世酒店:涧谷·
隈研吾新作 | Snow Peak 水疗中心
星野新开温泉旅店,自然既奢华
山野间的温泉酒店——南京黄花岸酒店
沈阳「弥宫·水宿」
神隐之地——安缦伊沐温泉度假村
隐匿在树林深处的温泉小屋
藏在如明信片般的风景——202村温泉民宿
废弃修道院改造:变身温泉酒店
湘公网安备43100302001028
关闭